六龜子弟對莫拉克風災與故鄉重建的意見書

編按:

以下文章,是由兩位六龜子弟,也皆是東京農業大學博士的楊平安、楊蓓涵所提出對莫拉克災情與重建所提出的完整意見,感謝作者願意發表於小地方,與更多六龜鄉民、外出子弟以及關心的朋友分享。

如果有其他災區朋友,對故鄉重建方式有想法見,敬請把您的意見盡量的寫出來,除了刊載激盪更多想法,我們也可以代轉給政府機關或相關團體,讓資訊更充分的交換。來信請寄:

——————————————————————————————————-

檢討莫拉克颱風災情慘重因素,我們的看法如下:

1、大風大雨連續四天,無法發動救援行動,待風雨稍緩和之後,急速採取救難行動。有人歸咎於救援太慢,為非親身經歷此次災難區域的人的天真語言,第五天開始進行救難行動,實無可厚非。若在強風豪雨中強行採取救援行為,將犧牲更多無辜的救難人員的生命。

2、此次風雨災害,通報系統似乎完全失效,通訊、道路、橋樑幾乎中斷,災情無法傳遞,每個村落與部落變成孤島,既無法聯繫,外面的人進不去,裡面的人也出不來。

3、開發過當雖然被交相指責,但是我們認為災害來自於雨量太大,有更多未開發之處,也遭受山崩、地滑的災害。

災害發生因素:

一、土石流、崩塌、地滑地點:

1、急傾斜地

2、微地形的小山溝處的涓涓山澗小流水,積少成多,匯集多處小水流變成大流水沖刷,導致表土流失,終於爆發土石流。

3、民間流傳一種說法,曾經發生過土石流的地點,因為能量被釋放過,不容易再發生。這次崩塌地點,觀察六龜鄉周圍山區,幾乎都是新的崩塌地點。因為過去百年來,居民三代經驗未曾發生過崩塌與地滑,所以警覺性低,依據過去經驗法則,認為應相安無事,以至於造成許多生命財產的損失,甲仙鄉小林村、六龜鄉新開、寶來地區均為如此。

4、這次許多的新崩塌地與開發無關,肇因於雨量過大,未曾開發地區,也因土壤含水量飽和,無法負載而產生山崩、地滑。若歸咎於人謀不臧,也欠公允。

980830-liouguei-250.jpgimage003

左右皆為新崩塌地

二、造成災害地點的特性:

1、寶來溫泉位於2條溪流的交會處;

2、新開溫泉位於山麓下側,也位於2條溪流的交會處,緊逼山側;

3、茂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亦位於2條溪流的交會處;

4、邦復溪與荖濃溪交匯處,也沖倒房舍,停車場流失。

5、甲仙鄉小林村位於兩山谷之間;

6、台27線(六龜〜大津道路)位於山麓下側,緊逼山側;有山澗流水處均造成重大災害。

7、兩條溪流匯流處,因為水流受阻礙,宣洩不及,而引起溪水迴流上漲,導致淹沒兩溪流交會處四周的土地、房屋、道路,甚至於被席捲而流失殆盡。

對策:

1、兩條河川溪流交匯處,鄉鎮公所應劃出潛在危險區域,通知警察單位及各村村長、理事長。若村民居住於這類地點,豪雨預報時,為撤離避難的優先對象。

2、兩溪匯流處附近,若不能禁止人民居住,應興建堅固的堤防,若考慮景觀不雅,可以作成階梯式堤防,在堤防表面設置小植栽槽,既不會妨礙水流,亦可達到景觀效果。學習日本超級堤防的部分作法。

image005image007
(左)邦復溪河川匯流處,因水流受阻礙,河水高漲,容易引起災情。(右)茂管處也在兩溪流匯流處,被沖毀流失(王鵬字攝)

三、橋樑:

1、因河川暴漲,挾帶土石流,凡有橋柱橋墩者,幾乎都應聲而斷,每次颱風來,斷了又斷,修復再修復,浪費民脂民膏。

對策:

1、山區橋樑應使用懸吊系統,將跨距拉長,盡量避免使用橋柱,以免阻礙水流,雖然一次耗費成本較高,但是以長期來看,仍然划算。

2、中國鋼鐵公司捐助六龜育幼院的鋼骨懸吊系統的東溪大橋,此次成為中興村與興龍村唯一的維生管道及通報道路。

3、橋樑建設應考慮台灣的河川特性,採取一勞永逸的作法,勿再因循苟且,應付了事,勿再施作傳統式橋樑。

四、堰塞湖:

1、台灣山區峽谷狹窄,一旦遭遇豪雨,容易爆發土石流而造成堰塞湖。

2、堰塞湖以空中照相或人為監控,是一種消極的做法,一旦發現堰塞湖崩潰,才緊急疏散下游居民,使下游居民人心惶惶,提心吊膽過生活。

對策:

1、堰塞湖應請河川局評估其安全性,必要時責付空軍在其霸頂炸出一條水道,把水導引出來,四川大震災時有前例可循。

災害發生及緊急救難期間檢討:

一、應建立四個複式通報系統:

1、電信局無線上網系統:

偏遠地區每遭遇地震、颱風豪雨災害,往往造成電信光纖斷裂。偏遠山區應發展無線上網機能。鄉村人口數較少,電信局可能認為投資不成比例而不會積極投入此設備,中央政府應給予補助與支持,以維護偏遠地區的人民居家安全。

2、警察局無線通報系統:

警察局應設置無線通報系統,各派出所分布在各地,可以立即通報災情,即使電力中斷,也可以發出救援消息,切勿再依賴一般的市話有線通訊功能。

3、救難大隊無線通報系統:

偏遠地區各鄉鎮的救難大隊(原住民鄉的山青隊,六龜鄉的飛鷹大隊等),內政部應編列預算,緊急給予無線電救難通報系統,電池供應6日份。

4、行政系統無線通報系統:

偏遠地區各鄉鎮公所,各村長,各社區,內政部也應編列預算,提供無線電訊發報系統,電池供應6日份。

上述只要其中一個系統發揮作用,就可發揮求援作用。

於氣象局播報颱風來臨時,立即通知各村落相關人員,充滿電池,並垂直(鄉與村)與橫向(村與村)測試各村落之無線電訊發報系統是否正常。

二、建立「中國廣播公司新聞網」與「警察廣播電台」的收訊系統:

1、建立「中國廣播公司新聞網」與「警察廣播電台」的發射站

災害發生時,使用電池收聽中國廣播公司新聞網與警察廣播電台,為災區唯一能接受外部資訊的管道。但是六龜地區收訊不良,中央政府應編列預算,建立該兩電台的中繼站,確保偏遠地區每鄉鎮、每村落能收到訊號。

2、災害發生期間,中國廣播公司新聞網與警察廣播電台應每15〜20分鐘定時播報災情現況,特別是危急告知,並指引災區民眾應採取的避難行動,並安撫災民情緒。

3、中國廣播公司新聞網與警察廣播電台應給災民立即而正確的資訊,讓身處受災地區的居民知道四周埋伏潛在的危險(例如堰塞湖),居民們都清楚自己居家的附近地形,得知危機消息後,會採取自行避難的行動。

4、「中國廣播公司新聞網」是台灣唯一24小時播報新聞的電台,「警察廣播電台」為公設機構,有能力與有義務承擔此項任務。

三、救援據點:

1、學校操場為直昇機緊急降落場地,不得植樹或設置固定設施物。

四、救援物資:

1、運補物資必須以村落與部落為單位

運補物資(直升機或陸路運輸)必須以村落與部落為單位,因為每個村落與部落淪陷為孤島狀態,無法相通。

2、應採購運補用直升機

進入旗山的物資太多,但是進入災區的物資運補速度卻不成比例。國軍直昇機運輸能力有限,依我們目睹所見,一次大約只能運輸約20箱物品,約250〜300公斤左右,無法快速運補物資。國軍直升機本來就非作運補物品用途,此次承擔運輸補給任務,已是權宜之計,我們感念國軍官兵及救難人員的辛勞,但是採購新型直升機有緊急必要。

3、應採購救難用直升機

救難用直升機目的為救助病患送醫,直升機上應有醫療設備,救援設備,為緊急救難用途。

4、「緊急救援物資」首推:

(1)水、罐頭、食品、乾糧(維生必須)

(2)手電筒、電池、蠟燭、打火機(災區夜間完全漆黑,無法行動)

(3)汽油柴油(生活聯繫,救難,通報消息,運補生活泉水用)

(4)收音機(資訊接收唯一管道,每戶一台)

(5)發電機(集落、部落、公共空間使用)

(6)雨衣、毯子、衣物(房舍損失無家可住的人)

6、在北、中、南三個軍團各設置救難倉庫

在北、中、南各軍團設立救難倉庫,每年採購與儲備2000人份•3日份的「緊急救援物資」,如未使用,一年後拍賣,以保持「緊急救援物資」在新品狀態,學習日本作法。

災難一旦發生,由國軍立即運補輸送,北、中、南軍區物資相互支援,同時發動民間救濟,即可源源不絕的持續供應。救難倉庫選擇在各軍團,是考慮軍團土地夠大,災難發生時,也只有軍團有能力運補物資。

善後處理:

一、災民安置

1、運用當地閒置空間,變更都市計劃,永久性安置災民。(調查災民意願)

二、六龜地區的災後復興:

1、盡速興建荖濃溪六龜鄉沿岸堤防

目前法令規定,不得使用公款在私有地興建堤防。但是私有土地流失,等同於國土流失。荖濃溪河床在六龜境內十分寬廣,問題不在於河川是否寬廣,而在於十年河東十年河西。河川流向的改變,任其左岸、右岸不斷的挖掘與侵蝕,造成國土流失、道路毀損與人民生命財產重大傷亡,實有修改法令之必要。幾千萬年發展下來的的六龜河階台地,現在所剩無幾。

image009 image011
(左)河水往右岸沖刷,導致外環道路與茂管局六龜遊客中心流失。(右)相同地點,位於左岸的河床工寮卻安然無恙,顯示河床寬度足以支持其流量。

2、盡速興建興龍村兩側荖濃溪堤防

興龍村有百餘年歷史,但位於地勢較低地帶,最近30年來,左岸已被流失與河川橫斷面約近200公尺腹地的土地。這次豪雨流向右岸,若不興建堤防,興龍村土壠部落未來亦將陷入危機。

image013image015
(左)興龍村公園位於左岸河床,但因河川流向右岸,得以保全。(右)興龍村公園作為國軍直升機運補救難物資,載運洗腎病患緊急送醫,發揮多次極大功效。

3、盡速興建育幼院東溪大橋兩側堤防,以保護該鋼構大橋

育幼院東溪大橋在此次豪雨災害中,承擔中興村與興龍村兩村數千人的維生系統,但東溪大橋左岸上側已被掏空,右岸也部份損毀。為保護該橋樑,應盡速先施予拋擲消波塊,再興建護堤,愈快愈好。以防止洪水侵蝕到橋樑兩側基座。

image017image019
(左)東溪大橋右岸上側被局部掏空,也使步道塌陷,道路毀損。(右)東溪大橋左岸上側被掏空直徑約50米圓形窟窿,即將危害橋基及台27線道路。

4、盡速興建台27線沿線堤防

省道台27線多處地點緊貼山麓通行,若再不興建堤防,不僅將無路可走,甚至於一旦河水侵蝕左岸山麓,整座山都有逐漸崩塌的危險,這種事情一旦發生,就不必歸咎於天災,而是典型的人禍。興建河堤,為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保護台27線道路,甚至於保護山體,以免釀成更大的災害。一旦山體逐漸崩潰,新威村、高樹鄉以下所有鄉鎮的下游居民將傷亡慘重。

5、盡速興建寶來地區兩側堤防

寶來位於兩溪交匯處,興建堅固的河堤,可以使寶來恢復生機。此次豪雨產生的災害為氣象上的特例,不會經常性的發生。寶來興建堅固的河堤,仍可繼續運營溫泉事業,切勿輕言放棄。

6、盡速興建邦復溪出水口兩側堤防

就目前沖蝕現狀,興建邦復溪出水口兩側堤防,防止兩側繼續輪流的被河川侵蝕挖掘。邦復溪流域小,流量有限,興建護堤,以維持其日常功能。

7、荖濃溪河川必須盡速疏濬

河川帶來的沖蝕、挖掘、搬運與堆積,帶來大量土砂,使下游河床提高,改變了原來的河川樣貌。河川局應找出原來河川的高程圖,盡速疏濬,導引水流,恢復原來河川樣態,以承受下次颱風來時的再堆積。

8、以興建河堤工程的水準,興建隧道的外環道路

被流失的隧道外環道路,當初施工時,即發現似無深入而堅固的地基。六龜仍有興建隧道外環道路的必要。再次興建時,河堤兩側應採用相同工程水準施作,以防止堤內被迴流水掏空,並可使車輛行駛在堤防上。

9、生態工法有其侷限,堅固的堤防才能保護居民安全。

生態工法僅適用於流量小,水流穩定的區域,並不適合類似荖濃溪等山洪暴發的地方施作。生態工法施作地點應審慎評估,日本使用生態工法的地點非常慎重,而現代生態工法的鼻祖德國年降雨量少(約500〜1000豪米),施作不易出問題。國情不同,氣候不同,降雨量不同,學習別人的優點時,要先考慮本身的條件。

image021image023
(左)河水一度漫過河堤,流向六龜街道,堅固的河堤成功的保護了居民生命財產安全。(右)六龜堤防雖有部份破堤,但是幸好未造成更大災害。水泥河堤是面的保護,生態工法多傾向於點的保護,像骨牌一樣,一點被擊潰,餘皆應聲倒地。

10、寶來村與新開地區山坡地,應以森林涵養水源為主(含六龜鄉、桃源鄉全部)

寶來村與新開地區,山坡地應以森林涵養水源為主,請鄉公所勸導農民切勿再於山坡地區施以農作(如梅園)。雖然森林水土保持功效也有其極限,但是其水源涵養量、深根性的優點,總比農作物強許多。若設計得當,導入森林美學概念,造成美麗的山林風景,其經濟效益,可能比梅園收入更好。

11、崩塌地點如路基未遭受毀損,以涵洞隧道的方式修復,以免落石匝傷路人。

崩塌地點需要數年時間才會趨於穩定狀態,但是颱風、豪雨以及山區的地形雨,卻季節性的發生,未免鬆動落石匝傷路人,應迅速提出方案,以維護行人安全。

12、崩塌地點盡速進行植生復育

崩塌地點應盡速實施植生復育,如人工無法施行,請直升機予以先洒播草種,進行地被養護,再進行陽性先驅樹種的復育。

三、國軍救難、防災訓練與建立各種緊急作業標準程序

1、在兩岸相互交流的政策下,台灣遭遇中共軍事威脅機會漸小,但是台灣颱風災害卻每年常態性的發生。國軍具備人力、物力與機具,且具備陸海空軍的支援,每年天然災害發生時,無不仰賴國軍施以救援。因此,國軍每年應進行沙盤推演,想定地震、颱風、豪雨災害時的處理程序,分別建立各種救援的標準作業程序,尤其針對偏遠山區,海邊淹水地區,海嘯發生時的沿岸地區。

2、地震災害時的緊急作業程序

3、豪雨發生,山崩、地滑、土石流的緊急作業程序

4、海水倒灌時的緊急作業程序

5、海嘯發生的緊急作業程序

6、都市遭受大規模災害時的緊急作業程序(戰爭或地震)

7、大規模失火時的緊急作業程序(都市地震失火、山林大火等)

8、以上各種災害同時發生時的緊急作業程序

(本文作者為六龜子弟,東京農業大學博士)

引用

本篇文章引用網址:

留言與回應

3 篇留言/回應

  1. 番婆 on August 30th, 2009 1:25 pm

    莫拉刻之後
    有建設性的這樣論點
    非常需要
    願政府與民間在
    學習日本作法時
    能學得徹底
    則台灣幸甚!

  2. airbag on August 31st, 2009 10:50 am

    版主對問題的解析很有想法,也很完整,過可能受限於參考資料較少,有些看法小弟提供一點意見補充。
    一、應建立四個複式通報系統:
    1、電信局無線上網系統:
    這點我也是持同樣的看法,但是這類系統都要經過基地台,基地台一掛,就發揮不了用處,或許wimax可以部份優先佈署到山區,因為wimax基地台的距離比3.5G長。

    2、警察局無線通報系統:
    警察與消防隊平常都是以無線電進行聯絡,這是風災中桃源消防分隊與寶來消防分對都以無線電和高縣消防局保持通訊,問題是橋斷路毀,跨一個溪、跨一座橋,警消根本無法進行災情的查報,只能坐困愁城。

    3、救難大隊無線通報系統 4、行政系統無線通報系統:
    救難隊一般是自己去買無線電系統,我個人是不贊成補助這些組織,補助不完,每個村政府配置1組火腿族的無線電系統(Ham Radio ),救難隊自行採購FRS與Ham Radio,Ham Radio價錢較貴,而且需要無線電執照才能使用,操作需要一些相關的知識,但通訊距離較長,可當成對外通訊的中繼,所有訊息經過此Ham Radio無線電台轉給外面的Ham Radio無線電台,FRS免執照,價格便宜,通訊距離較短,最高可以通一兩公里,適合村內聯絡、河兩邊聯絡、斷橋兩邊聯絡,如果兩個村互相可以目視應該也可以通訊,因為夠便宜(1000元以下)可以大量佈署,Ham Radio的無線電手機要(3000元以上),採用FRS救難隊可以達到一人一機,村子可以一戶一機或是一鄰一機,東西總是會壞的,FRS壞了要換新的成本也比較低,FRS進行小區域的聯絡,然後FRS再經過一台Ham Radio對外聯絡,這樣如果要佈署FRS轉Ham Radio VHF的中繼台體機積也比較小(10*10*5公分,不含電源與天線)。

    這是我在2003~2004看到台北汐止淹水時想出來的想法,所以這套系統也適合用在這次林邊、佳冬地區的淹水地區,主要就是以FRS便宜可以大量使用的特性,是一般民眾可以最低成本取得的無線電系統,當市話與手機不通時,一般民眾仍可以對外取得聯繫,在2008美國卡翠那風災之後,民眾同樣也出現無法以電話求救的情況,所以也出現同樣的想法,http://nationalsos.com/。

    當民眾在颱風當時可以FRS與各村互相聯絡時,這樣有幾個好處,上下遊訊息可以戶相通報,提高大家的警覺性,二FRS的無線電訊號很多村民都可以收聽到,真的有狀況通報的速度較快,例如堰塞湖,上遊一發話,中下遊再以FRS重覆講一便,這樣的通報是最快的通報方式;在災後,以FRS互相聯絡可以互傳訊息,以安定人心,雖然地理上被隔離,但透過FRS無線電可通話,在心理上會有一種大家在一起的感覺。

    另外,8/9高雄小港機場就已經開始有飛機起降,軍方以噴射機飛行在平流層以上就不受天氣的影響,而且在高空災區每一支FRS都可以很清楚的收訊,不管是對災區的廣播或接收災區的災情回報都沒問題。

    二、建立「中國廣播公司新聞網」與「警察廣播電台」的收訊系統:
    中央政府應編列預算,建立該兩電台的中繼站,確保偏遠地區每鄉鎮、每村落能收到訊號。
    我贊同這樣的看法,但是收音機請自己買,救急不救窮。

    三、救援據點:
    1、學校操場為直昇機緊急降落場地,不得植樹或設置固定設施物。?

    直昇機降落場地不一定要設在學校,學校一定會有教室,不種樹就有點矯枉過正,如果可以在村外找一片平坦的空地更好。

    四、救援物資:
    1、運補物資必須以村落與部落為單位
    2、應採購運補用直升機
    3、應採購救難用直升機
    4、「緊急救援物資」首推:

    救援物資的(1)(2)(4)(6)應該是災民甚至一般民眾平常就要自己準備的,請搜尋一下『地震求生包』『地震逃生包』。我個人是認為『救急不救窮』,對災區通投食物主要是讓他們在空運撤離之前可以吃飽,保留體力,不是給他們當免費的7-11,先以無線電確認各地受困民眾數量,傷病需優先撤離、老弱婦孺第二優先撤離的人數,第一批直接進去,撤離需要傷病民眾出來就醫,第二批等物資,飛機載滿物資進去,放下物資,再撤離老弱婦孺,第三批載救難人員,醫療人員等支援人員進去,撤出大部份的民眾留少部份當地青壯人員支援救難人員。

    在裡面一包泡麵應該要比外面的鮑魚罐頭還貴了吧,撤出來外面,吃住洗澡等問題較小,成本也比較低,以我的想法也不需要『運補用直昇機』現在各種『運輸直昇機』本來就是載運人員與貨物之用,但大多沒有吊掛人員裝備,如果可以加裝應該就夠用了,這樣在沒有降落場地的情況下,可以以吊掛的方式將傷病的民眾吊上直昇機。

    上面有醫療設備的直昇機叫做『醫療直昇機』,在國外地大距離遠,主要當成救護車使用,我個人是覺得不需要。

    6、在北、中、南三個軍團各設置救難倉庫
    我個人也是覺得不需要,因為在921之後政府已經規劃『優先採購』的制度,例如88水災或921之類的災難,會由各大賣場低合理的價格採購救援物資,如食物與生活用品等,如果要堆置上萬人一個月所須的食衣住,你看要多少東西?免不了又多了幾件弊案,真正要用時,才發現食物都已經過期了,所以不需要花這些錢。

    但是行軍床與睡袋我認為是最重要的,帳棚也是請民間來搭那種請客用的帳棚就好,又快,空間又大,上面都還有電風扇,冬天旁邊用帆布封密一點就保暖了,露營用的帳棚堆了一年,一拿出來裡面都是發霉,空間又小,你要住嗎?

    所以鄉公所要有規劃的安置地點,該地點裡面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行軍床和睡袋、發電機、風扇、電視、收音機、廁所、盥洗室等,要有一個合理的安置地點,村民才會願意撤離,不然除非真的生命受到威脅,我也不要去鋪報紙睡地上;縣政府要有縣政府的安置地點,同樣也要有合理的生活相關設備,也可以跨縣市安置,由高雄市支援安置地點。

    另外要再安排一路公車,行經各安置地點,與辦公機構或像這次的旗山國中,方便災民拜訪在其他安置所的親友,如果可以架設網路視訊,讓各安置所的人看到在旗山國中下飛機的人,這樣就不用很多人擠在旗山國中,脖子拉的長長的,直昇機機一降落,只要一個攝影機上前拍攝,現場的大螢幕,或各安置所可用電腦上網看視訊,這樣也可省下一些災民交通往來的時間。

  3. airbag on August 31st, 2009 11:51 am

    ㄍ剛想到,一個例子,在鄉的應變中心,主要由鄉公所、警局分駐所與消防分隊組成,三者常不是同一棟建築物,但也需要互相聯絡,即使距離只有一兩百公尺,來回一趟就是200~400公尺,多跑幾趟不就累死了,使用FRS可以在整個部落或社區組成一的小的聯絡網。

    上述是桃源鄉的例子。

| RSS訂閱(Comments RSS)

我要留言/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