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屋積土未清易滋生病媒,災區防疫亮紅燈

990620yihilinbian-450.jpg

災後林邊的清淤工作,針對在公共地區以及有屋主的房舍,但仍有許多奮土堆積在空屋或廢棄房舍,居民擔心這些廢土將成為疫情滋生溫床,讓整個區域處在爆發傳染病的高度危險中。

森林守護者-魯凱宋家

990504ahiuohoih-450.jpg

除了保護原有的大樹、補種當地原生樹苗外,宋家也積極投入護山的行列,防範獵人入侵宋家私有的生態園區捕魚或打獵,努力維護環境的純淨與生物豐富性,創造一個多采多姿的生態園區。

哀哉,天災人禍杉原灣

990502hiaohuiniw-450.jpg

杉原灣也有非常多的受災戶,大部分都在風災過後半個月內陸續死去,而且不可能會有中繼安置,因為他們根本不可能離鄉;這些受災戶,就是海洋的珍貴資產 – 珊瑚。

林邊五排水系統 八八至今仍淤積

pingdungqi1479287070-459.jpg

屏東縣林鄉邊去年受莫拉克颱風重度摧殘後,還未完全復原,像林邊、崎峰等5條重要排水系統仍淤積泥砂。公所秘書陳森霖說,「真的是剉咧等」,公所預估今年5月底才能清理完竣,但梅雨季節已逼進。

小林村致災報告-只是雨量闖的禍?

990204munch952e7-450.jpg

小林村致災報告出爐,將原因歸咎雨量過大,土石飽含水分而崩落。在這份報告中,排除水利署越域引水工程的責任,也連帶排除林務局造林政策的責任,讓可能致災的政府單位脫罪於加害者的身份。

「莫拉克颱風致災調查」主持人李咸亨教授專訪

dscn0197-450.jpg

小林村致災調查報告結果引發各界熱烈討論,除了質疑「超大雨量」是否是最大原因,調查團隊何以得出「越域引水工程不是小林滅村原因」,更是各界關注的焦點。以下為該計畫報告人台灣營建院院長李咸亨專訪內容。

政府[小林村致災報告]結果:─超大雨所致 非越域引水引起

990202shuixialin-450.jpg

中央社昨日發佈消息,行政院工程會進行「小林村致災調查報告」結果出爐,內容指出,小林村山崩為雨量過大所致,非越域引水之故。以下為新聞全文,以及各媒體針對這則訊息的報導摘要。

停工就是最好的調查─那瑪夏鄉民抗議二度傷害

OLYMPUS DIGITAL CAMERA

此次說明會鄉民僅有寥寥數人,在場媒體與關心此事的法扶人員總加起來明顯超過鄉民人數,但是鄉民發言多數明白表示反對試炸,正反雙方纏鬥至天色昏暗,結論僅為「會將意見反映給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

不安的國土

980107-yunguotu-450.jpg

國土保安與復育,牽涉到土地中所有的物種、元素、資源、糧食,以及在其上生活的全體國民,政府應積極與人民對談,並在創立法條之前,依法進行聽證,而不是讓法條轟然輾過人民之上。

再炸一次就知道了─越域引水工程與致災調查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委託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調查甲仙鄉(小林村)、桃源鄉(勤和村)、那瑪夏鄉致災原因,針對越域引水工程影響,將進行「鑽炸試驗」,測量工程是否造成災害的數據。

回首觀霧-災後的山林開發政策

981217-guanwushuioi-450.jpg

八八水災重創南部山區,重回新竹觀霧,一路探訪一個老災區,在多年之後,能給人們什麼思考?觀霧,很久之前去過,一直覺得那是台灣最美的山林勝景,那種時而大霧,時而豔陽的景致,籠罩在山巒與林間,四季不同….

退耕還河?枋山溪現場會勘『見聞錄』

1-1023567631

搶救河川,真的需要你!11月11日檢舉枋山溪生態危機,山崩路斷河毀。今天11/23公部門才安排現場會勘。原本應於98年12月底就到期的河川租約,竟在10天之內被用筆直接塗改成101年到期,看到這裡幾乎讓人腦充血。

瓜農搶河壞棲地 高屏毛蟹失蹤跡

981121-fangshan7632-400.jpg

屏東環盟希望號召關心環境的民眾,一起募集50萬拯救河川以取得枋山溪與楓港溪的承租權,讓怪手、推土機、大卡車、農藥與雞糞離開河川,讓河川恢復自然生命力。贊助者可獲贈屏東環盟與綠農合作生產的無毒友善環境農產…

八八水災:對[大自然反撲]的反思

981007-1-3894732163-3601.jpg

哪怕「大自然的反撲」不過只是台灣社會慣常且未必那麼嚴肅地使用的一種說法,但我以為我們仍值得對其思索而從中有所反省與獲得──一如對「蕃仔」與「台客」這種稱呼的反省。於是,當我們在災害中痛心體系…

我們如何看待溪流與疏浚?

980930-im19-b2-360.jpg

濁水溪流域採不完的砂石是山林破碎、各種不當道路經建工程的產物,有無疏浚必要?要疏浚多久?是不是「永續工程」?則無人探討!當我們在八八水災之後,不確切體認「危機就是轉機」,立馬處理國土保育的問題…

讓阿里山喘口氣吧

阿里山最輝煌的時光也許已經過去了。在全球氣候產生劇變、自然的反撲如此強烈之後,即使百般不願,我們還是得要嘗試改變──我們可能要開始思考另一種經營的方式:經評估而限制人數的小眾觀光;以小型巴士行駛於不必是雙線道的山區道路;更多的森林步道取代以往穿梭山間的車道。

台江治水田野─走溪流,拜溪墘

980918-zouxiliou-360-1.jpg

「集庄」一詞似乎比「重建」多了點人間味,少了一點工程味。集庄是村民共同體的凝聚集結,不是生硬的鋼筋水泥建屋工程。台江走溪流、拜溪墘的故事中,談的大多是村人與神明如何互助治水、守護家鄉的故事…

台江治水田野─淵海佛祖的啟示

980917-taijiang-400.jpg

我們的祖先如何面對水災呢?在台江治水田野工作坊的行旅中,我如此的思考著。二OO三年我開始進行台江淵海佛祖傳奇田野調查,她見證一百多年前台江走溪流的歷史文化及宗教民俗。走溪流是老一輩對水災的命名方式…

家離水邊那麼近

980916-shueibiandsc_6866-36.jpg

改善屏東水患,除取締違法,還需還地於河。丁澈士近年研究屏東平原,發現屏東平原有粗礫地表,可迅速將地面水補注轉換儲蓄於地下含水層(地下水庫),因而提出「大潮洲人工湖」概念,欲在林邊溪上游開挖300公頃…

為水辛苦為水忙

1903年8月的甲仙埔

若政府願意以合理的補償費來協助居民遷居安頓,就不必為了保全區區數十住戶而年年耗費更多預算來治山防洪了;溪流,也可好好清理清理自己的道路,而一步一步穩定下來,也好讓多砂石的自然美麗灘瀨得見魚躍蝦跳…

 Page 1 of 2  1  2 »